陕北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土地千百年来经久不息的歌谣,根植于民间、来源于民间,是反映黄土高原地理和社会历史变迁的陕北文化艺术,是陕北的文化符号和情感载体。4月17日,学校第41期“明德大讲堂”在建德楼203报告厅顺利开展。陕北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西部歌王王向荣老师携徒弟西安警官艺术团演员、首届全球华人青少年春晚音乐总监陈向钧老师乐鱼平台(中国)登陆入口,,讲述陕北民歌的薪火相传与代代守护,活动由通识教育学院孟欣老师主持。
活动前,学校校长王志刚教授热情接待了王向荣老师,并代表学校为王向荣老师和他的徒弟陈向钧老师赠送了学校黄土匠心工作室学生制作的陕北民俗剪纸。
学校黄土匠心工作室青年腰鼓队为与会师生表演了别具陕北特色的腰鼓表演。王向荣老老师满腔热情的演唱《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和《东方红》,陈向钧先生演唱《走三边》等陕北民歌。
此次访谈以陕北民歌的薪火相传和代代守护为主题,系统讲述了陕北民歌的历史文化构建过程以及独特的音乐美学特征。王老师演唱的高亢婉转、直白热烈、充满烟火气的陕北民歌,鲜活而生动,使学生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有了更加完整、深入、感性的认识。在课堂的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纷纷上台,大胆的演唱陕北民歌,唱出不同时代人的喜怒哀乐、甜酸苦辣,现场冲击巨大,别有一番趣味。
此外王老师还为学生们讲述了陕北民歌的革命化历程,并演绎了《东方红》由民间歌曲到革命民歌的转化过程,学生们无不感慨民间艺术的博大与包容。访谈期间,主持人谈到最喜欢的哪一首陕北歌曲时,王向荣老师说道,民歌,是老百姓自己的歌,唱他的喜怒哀乐,唱他的酸甜苦辣。他喜欢每一首陕北民歌。并指出,虽然已经70多岁的年龄,他还将大力弘扬陕北民歌,传承保护好陕北民歌,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表现陕北民歌,不断推动陕北民歌的创新发展,同时要不断深入生活,从当下火热的生活实践出发,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民歌作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王向荣老师希望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学习陕北民歌,用自己的歌声来传承和发展陕北民歌,用实际行动守护陕北民歌。